2、养蛙池的小环境:为了保证牛蛀能良好地生长发育,可在蛙池内种植一些莲藕、慈菇、菖蒲等水生植物,这样适宜于牛蛙栖息;蛙池内的陆地和斜坡上要种植花卉、青草和灌木树,以利于牛蛙平时来这里栖息和招引昆虫供作蛙的饵料;
为了防止夏季高温对牛蛙的影响,应在春季在蛙池南岸搭半池的遮阴篷,种植一些南瓜、丝瓜、葡萄等爬藤植物,爬上遮阴篷,让牛蛙在高温季节到这里来歇夏休息。
3、养蛙池的清整消毒:新建的水泥池要在使用前放水浸泡15天进行脱碱,待放养幼蛙时再排掉老水换入新水后才能放养;土池如新开池也要在使用前灌水浸泡5-7天,以除去过多的重金属盐,水泥池在放养前还要用浓度为每升1毫克的漂白粉,或浓度为每升20毫克的生石灰溶液涂涮池底和池壁消毒;土池则要用每平方米90-110克生石灰或7.5-15克的漂白粉化水后泼洒消毒。
幼蛙放养、饵料、饲养管理
幼蛙的放养量要根据蛙的大小、饵料状况和饲养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来决定。土池一般放养刚变态(4-5克)的幼蛙:每平方米100-120只;水泥池的放养量可增加1-2倍。
1、蛙的人工饵料:目前养蛙所采用的人工饵料,主要有利用灯光引诱的昆虫;人工培养蚯蚓、蝇蛆等鲜活饵料,人工生产的配合颗粒饵料等。
人工配合颗粒饵料可按照蛙在不同发育阶段和大小配制不同规格粒径的饵料,饵料系数和成本较低,另外在配制时可适当添加一些药物,还能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
试验表明,只要从刚变态的幼蛙开始,即采用蚯蚓和小鱼虾等活饵料和颗粒饵料等静态饵料一起投喂,使静态饵料在活饵料带动下起到活化的办法,幼蛙是可以吃食静态饵料的,效果很好,这为集约化养殖牛蛙解决了关键问题。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牛蛙的吃食量随温度、蛙的大小和饵料种类不同而异,投饵量大致掌握在蛙总体重的5-15%之间。
2、饲养管理:水泥池要勤洗刷,定期更换池水并于4月中旬-10月中下旬其间,每15天用浓度为每升20毫克的生石灰,或浓度为每升1毫克的漂白粉消毒。
当水温上升到32℃以上时,牛蛙会出现食欲减退,继续上升到35℃时会出现死亡现象。这时除用爬藤植物遮阴外,必要时要加注温度较低的外河新水,要采取一切措施,使池内水温控制在32℃以下,保证蛙的正常生活和生长。
由于蛙的密度大,幼蛙饲养一个阶段后,因为饵料投喂不匀以及个体间体质强弱的差异,会出现个体大小不一的现象。所以要及时按大小进行分池饲养,以提高蛙的成活率。当规格达到25-50克时,每平方米调整到60-80只;规格达到100克时,每平方米调整到30-40只;规格达到150克时,每平方米调整到20-30只。
牛蛙善于爬跳,所以要经常检查防逃设施,有破损的要及时修补,要经常观察有无蛇、鼠等敌害,一经发现要及时捕杀,以保证蛙的安全生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